姜网论坛
标题:
非同寻常的跨越
[打印本页]
作者:
在水一方
时间:
2009-2-18 14:19
标题:
非同寻常的跨越
<font face="Verdana">非同寻常的跨越 透视衢州市人均GDP突破三千美元<br/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,这是一个崭新的台阶,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;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,这是一个阶段的跨越,又是新一轮发展的开篇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刚刚过去的2008年,在衢州的发展史上画出了一个闪亮的坐标:全市人均GDP突破2万元,按即时汇率计算跨越3000美元,达到3360美元。尽管在全省的“竞跑”中,我市冲过这道“红线”较晚,但这一“冲刺”的意义非同寻常。近几年来,作为欠发达地区,衢州不仅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一直保持在全省前列,而且在重要人均指标上也实现了突破性的跨越。它标志着我市从此步入了中等收入水平行列,跨越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道重要“门槛”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我市人均GDP的重要突破,是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、审时度势、抢抓机遇、引领全市人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结果。尤其是2002年以来,市委确立了工业立市战略,加快以开发区为重点的工业平台建设,探索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借力发展路径,培育以“410”产业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集群,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。从2003年到2007年,全市工业产值连续五年增长30%以上,是建大市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。2008年,市委作出了衢州经济进入转型提升新阶段的战略判断,动员全市力量,加快经济转型升级,推进工业经济新飞跃,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冲击下,仍然取得了全市工业产值超千亿、增长25%以上的骄人业绩。在工业经济领跑下,现代农业稳步推进,第三产业较快发展,共同推动了全市经济高增长,实现了人均GDP的历史性跨越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我市人均GDP的重要突破,意味着经济发展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一定的实力,将进入一个经济加速发展、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黄金期。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看,一个国家或地区迈上人均GDP3000美元的台阶,通常会出现一个较长的高速增长期,人均GDP达到更高水平的时间也会逐渐缩短。比如日本在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,曾维持了长达12年的高增长,仅花了2年时间,人均GDP就突破了4000美元;韩国相应的高速增长也持续了11年,同样也只用了2年时间实现3000美元到4000美元的跨越;法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家用了10至12年的时间,人均GDP就从3000美元直冲10000美元……当然,人均GDP3000美元后的经济加速发展期并不会自行到来,比如阿根廷和巴西等拉美国家,1990年时,人均GDP就已经接近3000美元,由于实施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战略,本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,产业升级缓慢,增长方式粗放,导致农业凋敝,工业疲软,失业人口激增,社会矛盾加剧,到2004年,15年过去了,人均GDP还在3000多美元徘徊,陷入社会动荡,发展停滞“拉美陷阱”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当前,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,如何紧紧围绕“保增长、抓转型、重民生、促稳定”这一主题,牢牢抓住新一轮经济加速发展黄金期,向着更伟大的目标进军,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。发展的道路是漫长的,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我们看到,市委市政府对未来的发展,已有了全局性、战略性的筹划和部署,为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和路径。只要我们坚定信心、共克时艰,破解难题、化“危”为“机”,就会到达胜利的彼岸。首先,要坚持把投资驱动和创新推动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,经济发展进入投资驱动和创新推动共同作用的混合动力阶段。因此,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“一号工程”,更大力度抓项目投资;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增加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。其次,要坚持把培育主导产业和加快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。尽管我市人均GDP跨入了3000美元的新台阶,但经济总量偏小和产业低端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。我们必须倍加努力,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夯实未来三大千亿级产业板块基础,不断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、特色产业规模化、传统产业高新化。再次,要坚持把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。新的发展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,也是矛盾凸显期,各种矛盾交织涌现,其核心是利益纠葛。要绕开经济徘徊、社会动荡的“陷阱”,必须不断改善民生,让所有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,构建和谐社会。唯有如此,各种创新源泉才会竞相涌流,才能实现一心一意谋发展。最后,要坚持把体制改革和加强领导作为经济发展的坚强保障。在任何时期,适宜的制度环境,坚强的组织领导,都是经济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。而现行的体制还不够完善,机制还不够灵活,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,加强领导,才能抓住机遇,真正实现加快发展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回顾昨天,我们用了4年时间,实现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2000美元的跨越,用了1年时间,站上人均GDP3000美元的新台阶。展望明天,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,奋力拼搏,开拓前进,可望在今年冲击人均GDP4000美元大关,在2020年前实现人均GDP10000美元的梦想。衢州已经开始加速起飞,对于衢州美好的明天,我们充满信心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学校面貌变化最大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“我市人均GDP跃过2万元大关,对教育投入可能影响最大吧?这几年来,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啊!”2月12日,江山市贺村小学总务主任刘跃华说,以前的校园面积只有十几亩,现已扩大到60多亩。2001年,只有一幢教学楼和一幢教师宿舍、食堂。2005年9月,一幢200多万元的崭新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;2006年政府又投入500万元进行了食宿工程改造,学校建起了公寓楼、食堂和体育馆。现今,学校已拥有24个班级、1372名学生。随着贺村镇工业经济飞速发展,贺村对学校投入也加大,今年下半年贺村小学还要再建一幢教学楼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江山市教育局贺村学区姜正国主任说,2004年之前,贺村的经济是强镇,可教育是“短腿”。这几年来,随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,投入在不断加大。贺村镇初中的校园面积已从30亩扩大到96亩;投入1000万元新建了2幢学生公寓和食堂、教学楼,新建的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。“除了贺村小学变化一新,吴村小学和河东小学也各自新建了食堂、学生宿舍。”此外,贺村初中原先只有2个多媒体教室,现已新增4个多媒体教室;贺村小学已有3个多媒体教室,连吴村小学、河东小学也有了多媒体教室。这些学校的教学硬件建设均按省一流标准配备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链接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自2003年开始,我市逐步改善办学条件,五年来,全市共投入12.6亿元,完成了96万平方米的校舍建设。实施“四改”工程,改善农村办学条件。从2003年起,在全省率先开始实施农村学校“改水改厕”工程;到2004年底,衢州市农村学校“改水改厕”工程全部完成。2005年又推出了农村学校食堂宿舍改造工程,三年期间,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竣工项目343个,完成建设面积32万平方米,累计投资2.3亿元。从2003年秋季起,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基础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学工作,到2008年上半年止,全市共有226158人次享受基础教育免费入学,减免费用6106.5万元。2008年春季,实施全市义务教育全免费,减免费用力度更大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2007年,衢州市教育经费总投入211368.9万元,比上年的176227.5万元,增长19.94%。办学条件上,2007年,衢州市中小学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面积38.66万平方米,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.88亿元;全市中小学占地面积852.1万平方米,校舍建筑面积324.5万平方米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生意越做越有劲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“我市人均GDP跃过2万元大关,对我这个做土特产生意的也有影响哩!我相信,在新的一年里,我的土特产生意会更好。”柯城区山里农土特产品加工厂厂长吴文进说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龙游人吴文进2004年12月到衢州创业,在七里乡办了一家“山里农”土特产品加工厂。他说,办厂第二年因为刚起步,土特产销售额只有10来万元。2005年下半年,他与农户签下收购订单,建起竹笋、茶叶基地,又对农特产品进行精品包装。2006年加工厂的销售额就跃上一个新台阶达400万元。“我市经济跃上新台阶,从我厂的发展就能体现出来。”吴文进说,前几年他经营的土特产品仅在衢州市范围销售,现今己扩展到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等大城市里;原先他的经营门市部只有40多平方米,现在已有2间店面是100多平方米;土特产品品种也一年比一年多。2008年,“山里农”土特产品销售额达700万元。“人均GDP已跃过2万大关,让我们的创业信心更足。”吴文进说,提升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,今年他正计划到七里流转承包一片荒芜的油茶基地70亩,并建立100亩茶叶与野菜种植基地。“承包来后,我们就完全按标准化去管理、生产,这么一来,厂里的收入会更上一个新台阶。”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过去农民坐车难如今公交进了村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“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,政府有了经济实力,才能为我们老百姓开通公交车吧?去年公交车通到了我们朝书村,村里人种的生姜进城越来越方便了。”2月14日,在衢州农贸市场做农产品批发生意多年的吕金根相告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今年59岁的吕金根是衢江区湖南镇上侣村人,每年批发生姜50万公斤以上,他说,生活在山区库区的老百姓自从通了公路后,农产品才大量出来,带动了村民增收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来自市交通局的数据表明,2008年我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.8亿元,为年计划的108%,大港口、大路网和大物流三大建设,有力拉动了衢州经济的快速发展。其中农村公交加快推进,解决了近3万农村群众出行问题的同时,让生活在山区库区的群众更大程度地融入到衢州经济大发展浪潮中。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据悉,全市完成农村公路558.6公里,为年度计划的136%;新开通衢江区大洲至龙宫头、全旺至幸福源、小湖南至朝书、小湖南至山尖凹,江山市江郎至茅坂、碗窑至岭后、碗窑至前村,龙游县小南海至胡门,开化至小溪边、西坑口至汪家、马金至大龙,常山红旗岗至西村、芳村至下徐、芳村至古溪等14条农村客运班线。其中柯城区关溪、周公山、毛坞,衢江区下西坑、赤岸、杜家田、岭下、西庄、龙宫头、朝书、山尖凹、芭蕉等19个行政村是新通农村公交村,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 记者曾收到一位退休老人王延奎的信,他说自己老家在衢江区周家乡苦竹岗村。上世纪60年代的一次经历让他终身难忘:当时是8月份,他提前一天回苦竹岗看望亲人,次日早早吃了中餐,步行约七八公里至塔山,准备搭车到衢州火车站赶赴金华,参加当时地委的三级干部会议。到塔山是12时左右,由于当时从上方、杜泽到衢州的班车少,车上满是人,他一再招手,车子总是不停,一直等到太阳快下山也没有车子再来,不得不走路到衢州,赶到火车站时已是晚上9时……老人在信中感慨地说:“今天公交车通到家门口,真是让人高兴啊!”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"Verdana"><br/></font></p><br/></font>
作者:
龙饮
时间:
2009-2-20 14:21
不同寻常的跨越!
欢迎光临 姜网论坛 (https://bbs.jiang7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